你的車燒機油嗎? 來學習下哪裏出了問題
燒機油是指機油進入了發動機的燃燒室,與混合氣一起參與燃燒,造成機油消耗過快的現象。由於燒機油的原因錯綜複雜,造成的危害也大小不一,它一直都是困擾司機和維修人員的一大難題。借著這次在東風廣州中心服務站遇到的維修案例,我們來探討一下發動機燒機油的各種誘因和辨別方法。
● 換空濾不勤 致使發動機缸套內壁磨損
今天筆者在東風廣州中心服務站遇到的這台正在維修中的發動機。這台東風康明斯D係列發動機,功率為245馬力,搭載在一輛東風天龍6x2載貨車上。據現場的維修師傅介紹,這台發動機的問題出在缸套內壁上。由於空濾更換不勤或進氣管道漏氣的原因,空氣沒經過空濾就進入了發動機參與燃燒,其中較大的顆粒物殘存在氣缸內,在活塞不斷運動的過程中磨損了缸壁,導致機油隨著缸壁空隙進入燃燒室,從而造成燒機油的現象。
除了缸套內壁磨損外,這台發動機缸蓋上的氣門導管同樣也有被空氣中帶進來的沙塵磨損,需要進行更換,因為D係列的康明斯發動機缸套和缸體是一體的,缸套無法單獨取出,所以它要換缸套時就需要把整個發動機卸下來,這類發動機中修就需要解體的方式在維修成本上會比其他發動機高一些。
由於康明斯D係列發動機和缸筒一體化設計的特性,服務站給出的維修方案有兩種,第一種是更換整個缸體,另一個方案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再鑲個新缸套進去。
● 燒機油原因多樣 談雷諾發動機燒機油的主要誘因
隨著司機們對於車輛保養觀念的不斷進步,由空濾更換不勤或進氣管道漏氣造成的燒機油案例,其實並不算常見。東風廣州中心站近期跟蹤了不少雷諾發動機機燒機油的問題,據服務站的負責人介紹,這類搭載雷諾機的新車,一般會在行駛了1500-2500公裏後會進行首保,而8000-10000公裏就要換第一次機油。因為在磨合期,發動機在運作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金屬粉末,不按時進行更換的話,金屬粉末在燃燒後就容易產生積碳卡死活塞環,這是大部分雷諾發動機燒機油的原因。
雖然廠家對於車輛裏程有明確的要求,不過實際執行情況卻並不樂觀,因為有不少用戶在進行首保後,並不會按規定進行裏程保養,存在許多拖延裏程的情況,現場就有一位跑危化運輸的司機覺得自己平常拉的輕,首保後,過了5萬公裏都沒有去換機油。
另外據論壇卡友反應,雷諾機經常使用排氣製動,也會產生燒機油的現象,這位卡友開的是雷諾340的天龍,以前一個周期2萬公裏要加2升機油,因為是拉超載總重80T,平均油耗是40個(空重車各一半),也就是燒8000升柴油就燒2升機油,算是非常正常的機油損耗比例。而最近一個周期他沒用過排氣製動,1萬多公裏了機油還一點沒少。由此他得出結論是開排氣製動,機油會損耗大一點,還有以前發動機氣門蓋跟缸蓋之間有點滲機油,現在不用排氣製動也不滲了。
● 如何判斷燒機油 尾氣是否冒藍煙/機油尺測量機油消耗速度
從外部判斷車輛是否燒機油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現象來辨別。現象一,燒機油的主要表現是行車時尾部排出藍色尾氣,這表示過多的機油進入燃燒室參與燃燒。現象二,機油尺檢測出機油消耗過快。為了詳細記錄車輛燒機油的量,東風公司還專門設計了新款的機油尺來幫助服務站和司機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 燒機油是一種常見故障 細數10種主要誘因
柴油發動機耗機油是汽車的一種常見故障,造成機油消耗量過高的原因通常由活塞連杆組、配氣機構、氣缸體等部件的密封配合不良、機油加注過量、滲漏等造成的。具體表現、判斷、檢查可以列出10種。
(1)外部滲漏
機油外部滲漏常因油管破裂、密封墊或油封損壞、緊固螺母鬆動等引起。外部滲漏的可能發生部位有發動機外部油管、油底殼密封墊、氣缸蓋墊、氣門室罩 密封圈、齒輪蓋墊、曲軸前後油封、機油濾清器等。外部隻要有微量的滲漏,就會導致很高的機油消耗率,故對任何可能的滲漏源均不應忽視。 (很常見的故障)
(2)曲軸箱機油過量
曲軸箱內油麵過高,曲軸的連杆端將過量的機油飛濺到氣缸壁上,這些過量機油在發動機工作時進入燃燒室燃燒,使機油消耗量增加。檢查油麵時,應特別注意油尺刻線和測量油底殼機油量的正確方法。 (老師傅應該不會出現這類問題)
(3)活塞環回油道堵塞
使用添加劑含量過低的潤滑油,發動機長期的低溫運轉或因不經常換機油,機油濾清器的保養不當,使潤滑油變髒等,都會將活塞環及環槽的回油孔道堵塞,使缸壁上多餘的機油不能返回到曲軸箱,而進入燃燒室燒掉後形成積炭。另外,髒汙的機油還會使發動機氣缸蓋的回油排泄孔堵塞,此時,機油將溢人氣門導管而使機油消耗量增加。(多數新車在磨合期不及時更換機油就會產生這類故障)
(4)活塞環、氣缸套和活塞異常磨損
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超載,會使發動機超負荷運轉,此時活塞、活塞環高於正常溫度下工作,將造成活塞環在環槽內斷裂或卡死,其張力減弱甚至失去張力。進氣管密封墊的邊緣部分密封不良和空濾失效,也會導致外部異物和灰塵進人燃 燒室,造成缸套、活塞、環的早期磨損。 (文章中的這台發動機燒機油就屬於這類情況)
當活塞環和活塞環槽磨損過甚時,活塞在上下運動過程中,活塞環在環槽內 出現向活塞頂部泵油的現象。機油就會在進氣行程中被送入燃燒室,將使氣缸、活塞和活塞環上的機油燃燒而形成積炭。
通過檢查發動機氣缸壓力,可判斷氣缸的密封性。若氣缸壓力不足,而在向活塞周圍加人機油後,缸壓有明顯升高,即可斷定氣缸漏氣,這可能是氣缸和活塞異常磨損引起。此時應打開缸蓋視情況處理。
活塞、活塞環和氣缸套異常磨損後,發動機會出現燒機油下排氣現象。活塞環斷裂,發動機工作時會有異響,應及時更換。
(5)氣缸變形
活塞與缸套間的配合間隙合格,機油可由活塞和活塞環加以控製。但是,如果氣缸套有了錐度和圓度,控油就變得很困難了。當活塞與缸套的間隙過大時,活塞就會在氣缸內擺動;在傾斜的瞬間,會有過多的機油從活塞的一側進入活塞環。當活塞完成每個行程後返回時,都會有機油進入燃燒室。
(6)增壓器漏油
用戶在不正確使用情況下,會損壞增壓器軸和軸承,使增壓器泊封的密封性能失效,機油會竄到進氣管進入氣缸燃燒,造成發動機排氣冒藍煙、燒機油現象;拆下增壓器出氣口會發現橡膠管內壁上會有機油。對於增壓、增壓中冷發動機在起動前應怠速運行至少5分鍾,停車前應怠速運行至少半分鍾後方可停車,可以避免增壓器因缺油而損壞。
(7)空氣濾清器堵塞
空氣濾清器堵塞,會導致進氣不暢,使進氣壓力下降,形成負壓,使機油在負壓的情況下吸入燃燒室引起燒機油。
(8)氣門油封損壞或漏裝
發動機上的氣門油封控製氣門導管的機油流量。如氣門油封損壞或在保修時漏裝,機油會沿氣門導管進到燃燒室燃燒致使機油消耗量直線上升,未燃燒盡的機油進入排氣道隨高溫廢氣排出。因此,保修時應注意氣門油封的檢查與正確安裝。
(9)呼吸器隔板或油氣擋板丟失
氣缸罩蓋內裝有金屬隔板或油氣擋板,如其丟失,曲軸箱中機油霧將無法油氣分離直接通過發動機呼吸器膠管排出機外,而油底殼中的機油將不斷蒸發而形成油霧,如此循環,油底殼中的油量將很快減少。
(10)氣泵竄油
氣泵工作原理和發動機類似。氣泵竄油的檢查方法是發動機起動後拆開氣泵出氣接管,觀察此時是否有機油從氣泵出氣口竄出。
● 編後語
引發機油消耗量過高的原因多種多樣,外部滲漏、發動機磨合、發動機類型等都可能造成發動機機油損耗,但是通過車輛的定期保養、日常維護和檢查、選用品質較好的柴油及機油等方法可以減輕或避免這一風險。希望卡友讀完這個文章,能加強對車輛機油消耗量過高這一故障的辨別能力和應對能力。